制冷系统常见的油分离器类型及作用
在制冷系统的配件里,油路管理系统中是有油分离器这个配件,其主要作用于制冷系统中的油,过滤压缩机排气过多的油,并重新反流回压缩机。
油分离器型号分类比较多,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油分离器这个配件。
油分离器实际上就是一种气液分离设备,将制冷剂过热蒸气中夹带的润滑油蒸气和微小油粒分离出来。
利用油滴与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通过降低混有润滑油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和流速分离出润滑油,这就是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离心式、填料式及过滤式等。
洗涤式油分离器:
常见于氨制冷系统。工作时主要是利用混合气体在氨液中被洗涤和冷却来分离油,同时还利用降低气流速度与改变气流运动方向,油滴自然沉降的分离作用。
其中洗涤和冷却作用对洗涤式油分离器的分油效率影响较大,因此筒体内必须保持一定高度的氨液。
离心式油分离器:
适用于大中型制冷装置。压缩机的排气经油分离器进气管沿切线方向进入筒内,随即沿螺旋导向叶片高速旋转并自上而下流动。
借离心力的作用将排气中密度较大的油滴抛在筒壁上分离出来,沿壁流下,沉积在筒底部。蒸气经筒体中心的出气管内多孔板引出。
筒侧装有浮球阀,当油面上升到上限位时,润滑油通过浮球阀打开阀芯,自动向压缩机曲轴箱或集油器排油。
有的在油分离器外部还设有冷却水套,使混合汽体在其中又受到冷却水的冷却并通过降低流速和改变流向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分离。
填料式油分离器:
这种油分离器的分油是依靠降低流速、填料吸附及改变气流方向来实现的,其中以填料层的吸附作用为主。
与洗涤式油分离器相比,填料式油分离器的分油效率较高,可达95%(洗涤式为80~85%),安装位置较紧凑且对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多台压缩机共同用一台油分离器。
过滤式油分离器:
当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进入分离器后,由于过流截面较大,气体流速突然降低并改变方向,加上进气时几层金属丝网的过滤作用,即将混入气体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下滴落聚集在容器底部。
当聚集的润滑油量达一定高度后,则通过自动回油阀,回到压缩机曲轴箱。在正常运行时,由于浮球阀的断续工作,使得回油管时冷时热,回油时管子热,不回油时管子就冷。
如果回油管一直冷或一直热,这说明浮球阀已经失灵,必须进行检修,检修时可使用手动回油阀进行回油。这种油分离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应用普遍,但分油效果不及填料式。